干果包裝機通過稱重、下料、制袋、熱封、切割等工序,實現(xiàn)干果從散裝到密封小袋的轉變,有效防潮、防氧化、保風味,延長保質期。然而,在長期運行中,可能因物料特性、機械磨損、環(huán)境變化或操作不當導致計量不準、封口不牢、袋子歪斜、設備卡頓等問題。掌握
干果包裝機常見故障的識別與解決方法,是確保持續(xù)穩(wěn)定輸出高品質包裝的關鍵。

問題一:計量不準確或重量偏差大
稱重傳感器漂移:
定期進行零點校準與量程標定,清除傳感器周圍積塵;
檢查稱重斗是否卡滯或受外力干擾。
物料流動性差:
粉末狀或粘性干果(如椰蓉、蜜餞)易架橋或粘附,導致下料不暢;
可加裝振動器或氣流輔助下料裝置。
稱重速度過快:
調整快加、慢加設定值,避免“過沖”;
對貴重干果,啟用“動態(tài)補償”功能。
問題二:封口不牢或燙穿袋子
溫度設置不當:
溫度過低導致封合不牢,過高則燙穿薄膜;
根據包裝膜材質(如PE、CPP、PET)調整封口溫度(通常120-180℃)。
壓力不足或不均:
檢查封口壓條是否平整,彈簧壓力是否適中;
清理熱封條上的焦化物或油污。
冷卻不足:
檢查冷卻水或風路是否暢通,確保封口后迅速定型。
問題三:袋子成型歪斜或長短不一
制袋器調節(jié)不當:
檢查縱封器、橫封器位置是否對中,膜卷是否安裝偏斜;
調整牽引輥壓力,確保膜張力均勻。
光電糾偏失效:
檢查色標傳感器是否對準包裝膜上的定位標記;
清潔鏡面,調整靈敏度,防止誤判。
問題四:設備卡頓或停機報警
物料堵塞:
干果顆粒過大或結塊卡住下料口,需定期清理料斗;
優(yōu)化前道破碎或篩選工藝。
機械部件磨損:
檢查皮帶、鏈條、軸承是否磨損或松動,及時更換;
定期潤滑傳動部位。
傳感器誤觸發(fā):
光電開關、接近開關被粉塵覆蓋或位置偏移,需清潔并復位。